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展觀後感

週四, 2006-09-07 — 梁展峰
刊登於 文匯報

2006年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學士畢業展
日期: 6/9 - 13/10/2006
時間: 10:00am - 8:00pm
地點: 香港藝術中心4-5樓包氏畫廊 (灣仔港灣道2號)

筆者一早期待這個畢業展。原因一是它與中文大學藝術系展覽是唯一兩個較能展現本土繪畫創作的未來發展和方向。二是藝術學院是從社區學院的基礎下,發展至今天已成培育本地藝術家的學府,其影響不下於各大學的藝術學系。近年的藝術學院畢業生都活躍於展覽及畫廊中,其下的自資刊物《白文本》更是相當突出,刻意為本土藝術討論和理論上尋找適於本土的重心和話語,對本土視藝術界有重要幫助。

在展覽開幕之前就看到展覽場刊,它設計整齊美麗,比中大藝術系畢業展和城大創意媒體的也來得平實成熟。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本年畢業展的題目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畢業展籌委會在場刊序言中指出:「…這屆畢業生的創作有意或無意地在思想和精神上作出『典範』的『轉移』…我們希望整個展覽的過程能夠給觀者對『基礎典範』挑戰的機會,並讓「典範轉移」你我中發生。」展覽能否體現這點,觀眾可能自有判斷,不過同學對這個展覽的重視、野心和努力已流露於場刊的字裏行間。這樣的引經據典,讓我想起近來藝術學院,獨立自香港藝術中心(註1)的各項講座活動(如藝術家朱銘和Marina Abramovic的講座);《白文本》首三期中嚴肅地討論多個藝術課題,多少已為學院內凝聚一點學術的氣氛,並非只是一所只會提供藝術技能的學院。

開幕當日乘升降機到五樓展廳,機門打開已見地上是羅至傑的裝置作品─以3M噴膠噴上中英文大字:「無題 黏著劑,塵埃 220cm(L) x 600cm(W) 2006」。外相雖然似徐冰在1999年得奬作品《9‧11塵埃》,但已是場中少數的觀念性作品,別於中大藝術系今年的畢業作中具較多觀念性傾向的作品展出,如:鄧國騫的《樹王》、呂朗婷《失落 聖物》與廖家汶《孖裝紙包飲品》。兩個畢業展都不乏繪畫作品,而且亦是本地少數能展示大量新一代繪畫作品的場合,成為唯一幾個展示本地繪畫發展方向的參考,亦是地本畫廊尋找新血的地方。(註2)綜觀兩校的繪畫作品,中大藝術系畢業同學的作品明顯著重繪畫媒材和技法的關注;藝術學院的則明顯有專注幾何抽象繪畫的一群和以社會和都市生活作題材的具象作品。相比兩個畢業展中的繪畫作品,藝術學院有多位畢業生都展出幾何抽象的繪畫,是中大藝術系畢業展所没有。雖作品仍然未能脫西方抽象畫的影子從而建立個人體系,筆者期望他們能在未來突破中大(藝術)系統主導多時的本土抽象繪畫的發展。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升降旁展出繪畫著Lolita服的洋娃娃的作品(何冰慧的《我─玩偶》),雖然筆者知道這是何前年已始開發展的作品,可惜對善忘的香港人已是過時的話題,亦不及曹斐的《Cosplay》具深刻的社會批判力。另外四樓展廳展出一卷長卷繪畫朱惠歡的《真相》,作者用上大量報章及電視中的新聞圖像,單線鉤勒輪廓圖中造型的效果幾近Photoshop中素描濾鏡的印章效果,把圖像內容表現成緊可辨與不可之間。雖然長卷置於方形中空的木枱上,把長卷兩頭捲在左右兩個黑管讓觀眾捲重長卷,但不及雙年展中莫偉康的長卷陳示方式來得優雅,讓原來要觀眾(如筆者)花上近五分鐘才完全閱畢的長卷氣勢大打折扣。

這些以社會為題的作品雖未以批判的眼光審視當下社會,但都能清楚表現觀眾熟識的生活景像,讓觀察更能投入作品之中。當中四樓展出劉慧芳的《2005-2006年事紀》只展示數十張單線素描作品。雖有批判近期的環境保育(特別是砍樹)和社區發展的意圖,但其一般的描繪技巧卻未能吸引觀眾駐足,從而發現各素描作品中創作日期的隱喻。從繪畫到其他媒介的作品(如:劉宏達的《小忌廉 轉又轉》和 《崇德小學1954-2006》)以及歷屆藝術學院畢業展都顯示藝術家學院的同學歷比中大藝術系的善於把大眾熟識的生活圖像融於創作之中,但要察覺他們對圖像的再創造和所付予的新容內則不容易。再者,他的作品不是筆者預期的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識,反之展現他們對流行文化和當下的主流社會意識的「擁抱」。

兩個畢業展中都不乏攝影作品,筆者則較喜歡藝術學院中區家耀的《裙底春》。它指示了當下一種「影像先於攝影」的(攝影)創作文化,即少會關注攝影的操作(mechanism)和文化意義(如攝影的暴力和攝者與被攝者的(權力)關係),反而重視對所得影像的效果(如lomo、snapshot和手機相)。區承接過去對家用電腦掃瞄器作攝影用途,這次把不同的洋娃娃裙底都掃瞄成影像,印成數百張手掌大的相片,各張相片以一口釘固定於牆上。數百張相片在牆上構成艷麗的牆紙,相片上每口釘都清楚表達了偷窺的暴力。

在佈展層面而言,其實要在中文大學的文物館或藝術中心的四、五樓展場兩個場地展出多位畢業生的作品並不容易。例如文物館內樓梯間的牆和藝術中心四、五樓間的平台都不容易給予觀眾舒適的觀賞經驗,但又是不得不用的展示空間。這次在那四五樓的平台只展出一副巨型繪畫作品和一裝置式雕塑,剛好把觀眾對平台上的注意力輕輕帶過,減少這個平台的對展覽的「殺傷力」。另外今年的陶瓷作品分佈於不同角落,部份則集中於五樓的小房中,讓擠逼的四樓展覽空間提供多些駐足觀賞的可能。今年的陶藝作品多以情景佈置展出,打破過去像黃麗貞、尹麗娟和謝淑婷的「翻模」白瓷作品。展覽枱座亦全用透明玻璃作枱面以代替以往的白色枱座,提高了陳設上的空間感。筆者從紀錄佈展花絮的錄影片段中得知老師們在佈展上的參與,相信對作品的陳示效果有重要的幫助。

展覽中的多件裝置作品則較令筆者失望,這些作品普遍偏向運用現成物表層的符號意義的,未有對現成物的材質作考慮,於是造成文化符號上東併西湊的對號入座,缺乏裝置作品中對運用空間的思考,也忽視了從雕塑角度上對如何接嵌現成的美學考量。於是當中相對突出的只有近半年在視藝圈內比較活躍的劉學成的裝置作品。異於同時展出於二樓畫廊(註3)中意念和美感並重的一系列作品,其畢業作品則更具空間和物件接嵌的美學考量。其實自九十年代的本地裝置藝術熱過後,筆者已經很難在畢業展中找到有驚喜的裝置作品,最多只是混合不同現成物的作品─所謂「混合媒介」的作品。

對筆者而言,是次畢業展中確有眩目和高質素的作品,不過朋友提醒藝術學院的畢業展都比其他畢業展遲三個月至半年舉行,當然有充足的準備。為此,我亦再看四周作品的陳設,又正好呼應之前中大藝術系和城大創意媒體學院的缺失和特色。比方藝術學院和創意媒體學院同樣播放佈置花絮,惟創意媒體學院畢業展的花絮投影在展廰外的接代處,裝飾味較濃;藝術學院的三個LCD螢幕播放了佈置花絮和同學作品,紀錄性較強。他們亦按排兩天的導賞日為觀眾介紹作品。明白推廣的重要和接近大眾是藝術學畢業展的歷來特色,可見有在職人士就讀的學院不同於只從只從聯招收生的藝術學院的不同文化。

註1:於2006年1月易名為香藝術學院 http://www.hkas.edu.hk/chi/2news/latest_view.php
註2:精藝軒上月就剛展出了數位於今年中大藝術系畢業的學生的新作
註3:劉學成作品展《「詩」前想後》,藝術中心二樓TOO ART 畫廊 ,2006 年 9 月 2 至 24 日12:30PM-7:30PM